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創建于1946年,前身為廣州中央醫院。首任院長李廷安作為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先驅,為廣州中央醫院打造了高起點,也為日后廣東省人民醫院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第二任院長鐘世藩是我國著名的兒科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他拒絕國民黨令其攜帶巨額資金連夜撤到臺灣的命令,1950年將醫院移交給新中國。山高水長,醫院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1971年周恩來總理親臨省醫視察,1974年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衛生部派出以廣東省人民醫院專家為主的心外科考察團赴阿根廷學習,奠定了我院心血管學科跨越式發展的基石。
一路風雨兼程,信念始終未改。通過幾代省醫人的不懈努力,廣東省人民醫院從一棟兩層三進的鐵皮房,發展到如今由東川院區、2間分院、6個門診部、6個研究所組成的國內一流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同時,在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的時代春風中,全面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形成以東川院區為中心,白云院區、黃埔院區為支撐的“一體兩翼”醫療戰略布局,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滿足人民多層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作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的排頭兵,我院瞄準國際醫學前沿、國家戰略目標,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匯聚的地緣和人才技術優勢,努力組建大團隊、構筑大平臺、組織大項目、實現大目標。2019年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獲評最高等級A++,位列全國第10,獲評2020年度醫療機構最佳雇主最受大學生歡迎醫院。
2008年廣東省醫學科學院恢復成立。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廣東省醫學科學院以“強化醫學科研創新能力,引領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為目標,開展重大疑難疾病防治研究、生物醫藥技術與醫學工程技術研究、醫學科技成果轉化、衛生事業管理研究、醫學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等各項業務,為廣東省醫學科學研究事業賦能助力。
鑄就多學科卓越品牌,全面呵護人民健康
擅長疑難危重疾病多學科綜合性診斷治療,提升疑難重癥診治能力。我院現有國家臨床重點???3個、廣東省臨床醫學重點???3個。近5年來,開展醫療新技術303項,完成包括人工智能輔助治療技術在內的17項國家和省級限制臨床應用技術備案,四級手術占比24.73%。自1972年實施全國首例冠狀動脈造影術以來,成功開展全國首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全國首例孕婦微創心臟手術、全國首例產時胎兒心臟外科手術、全球首例經股動脈TAVR+TEVAR一站式手術等。同時配備高精尖醫療設備,擁有全景動態掃描PET-CT、PET-MR、醫用回旋加速器、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高端雙源CT、移動CT、醫用直線加速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移動式O形臂X射線機、支氣管導航系統等世界先進高端醫療設備。
2018年以來,我院提出“強心、健肺、壯腎、敬老、安寧”學科建設十字箴言,奮勇“登峰”。2019年心血管病學科入選委省共建國家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心外科連續10年復旦榜全國排名第3,心血管病連續7年排名第4;2020年余學清教授當選國際腹膜透析學會主席,創建全球首個智慧腹膜透析中心,打造面向未來的腹透中國模式;肺癌學科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1年吳一龍教授入榜“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臨床醫學學科”前10名。
2019年新增肺臟和肝臟器官移植執業資格,是廣東省同時擁有心、肺、肝、腎4種器官移植執業資格的醫院之一。心臟移植手術數量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3,躋身成為全球前10的心臟移植中心,2020年獲批國家衛健委頒布的“心臟移植醫師培訓基地”。
東病區是華南地區最重要的干部保健基地,長期致力于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較大的集醫療、保健和科研為一體的老年醫學中心。
5G助力智慧醫院,讓醫療更安全、更高效、更溫暖。2018年作為全國首家政府主導創建的5G應用示范醫院,依托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取得具有省醫特色的智慧病房示范區、智慧醫院展示大廳、3D數字院史館、智慧急救、智能導航導診等一系列創新性成果。順利通過2020年度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獲評“五級乙等”。
勇攀高峰,科技創新強醫強國
堅定不移以“學科、平臺、人才”三大戰略為引領,制定“大規劃、大戰略”,以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科研創新成果支撐高水平醫院建設。“十二五”以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2項(其中一等獎7項)。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7項,位列廣東第3,全國第22位。“十三五”期間發表多篇高分值論文,接連在NEJM、BMJ、LANCET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租建并舉,加快建設基礎實驗平臺,現有基礎研究中心12000平方米、臨床研究中心3000平方米、大數據中心2200平方米,科研設備投入6000多萬元。“粵港慢性腎病免疫與遺傳研究聯合實驗室”成為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之一。
對外交流與合作活躍,先后與美國克利夫蘭診所、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以及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醫療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關系。全職引進歐洲急診醫學會前任主席、法國雷恩大學教授Abdelouahab Bellou為急診醫學學科建設項目團隊首席專家,建設國際一流的醫學中心。
“引育聚”多管齊下,打造醫療人才高地
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創新人才引進機制。通過拔高頂部、壯實腰部、夯實底部的人才戰略,全方位打造人才隊伍。通過杰出人才獎勵計劃,實施“五個五”、“五個三”、雙青人才計劃、后備人才培育等系列舉措,激發人才活力與潛能。近年來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64人?,F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衛生計生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31人?,F有博士生導師87人、碩士生導師247人,近5年為國家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1126人。
作為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我院承擔了華南理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汕頭大學等多所院校理論教學和實習帶教任務?,F為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臨床醫學二級學科有18個學科可招收博士研究生,21個專業可招收碩士研究生。共設立22個教研室、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專業基地27個、??漆t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基地7個、國家級住培骨干師資培訓基地4個、省級住培骨干師資培訓基地7個、廣東省住培專業重點基地4個。2019年成為廣東省名師帶教工作站,進修醫生來自全國30個?。ㄖ陛犑凶灾螀^)。
踐行社會責任,服務全民健康
不忘“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尊的家國擔當。在國家和廣東省衛健委的工作部署下,我院始終堅持開展醫療支援,國內對口支援任務輻射新疆、西藏、青海、云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等多個省份,作為組團式援藏牽頭醫院,勇挑重擔,眾志成城助林芝市人民醫院創三甲。以駐點幫扶為主、遠程醫療為輔,幫助基層醫院不斷提升醫療質量,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受援地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托管贛州市立醫院,優化醫療布局,創新管理運行模式,成為江西省首個“城市醫療集團”,受到國家衛健委的高度重視。與河源市人民醫院簽署高水平醫院跨區域聯動“一對一”幫扶合作框架協議,科學規劃,精準幫扶。
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院積極組織醫護隊伍支援國內各地和國外抗擊新冠病毒,派出醫務人員支援武漢、荊州、北京、馬來西亞、塞爾維亞和香港等地,危難時刻,不改醫者本色。
自1951年我院組建醫療隊支援抗美援朝,從此開啟了我院國際支援的征程。此后,足跡遍布南太平洋島國、非洲赤道幾內亞和加納等多個國家,為國家外交大局無私奉獻,醫者情懷展現省醫擔當、大國擔當。
黨建引領,高質量黨建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加強黨建引領文化鑄魂,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醫院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依托“一室一堂一壇”等創新舉措,打造“固本強醫”黨建品牌,不斷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互融互促。編纂全國首家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白皮書》,組織編寫《生命河流擺渡人》等文化產品凝練省醫精神,講好省醫故事。開展“百名共產黨員救助百名特困病人”、“光明365”醫療扶貧公益活動、“名醫進基層,健康南粵行”、“人文省醫,志愿同行”等系列活動,彰顯“人民醫院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用精湛的醫術與高尚的醫德詮釋“大醫厚德 精博至善”的院訓。
涌現出一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醫德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先進集體和個人,省醫人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鑄煉了特色鮮明、歷久彌新的省醫文化。通過建設權益關愛、健康關愛、生活關愛、家庭關愛、成長關愛五大文化體系,打造省醫職工關愛文化,薪火相傳。
七十五載滄桑礪洗,春華秋實;七十五載櫛風沐雨,薪火相承。未來的省醫將繼續以國際視野、戰略高度、前瞻性規劃和腳踏實地的精神,銳意進取、凝心聚力,不斷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描繪高質量發展戰略新藍圖!
地址:廣州市中山二路106號
總機:(020)83827812
http://www.gdghospital.org.cn/
http://www.e5413.com/